7月24日晚間,國家衛健委官網公布了由國家衛健委、國家發改委、財政部、人社部、國家醫保局、國家藥監局六部委聯合印發的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點工作任務》(以下簡稱《任務》),明確了2023年下半年深化醫改的重點任務和工作安排。
2023年下半年醫改工作主要包括六個方面20條具體任務。
其中,在常態化開展集采部分,明確新批次國家集采,實現國家省級藥品集采數量合計達到450個;強化醫院集采報量和執行的剛性約束,完善醫療機構內部考核辦法和薪酬機制,促進合理優先使用中選產品。
這里既有明確的、可預見、可實現的目標:
1)開展新批次集采,其實也就是國采藥品第九批、醫用耗材第四批集采。
2)國采+省采藥品數量達450個,從各省目前推進、覆蓋的情況看,此項任務的完成應該沒有什么懸念。
也有愿望+措施相結合的目標:
1)對醫院集采報量和執行的剛性約束。
2)實現目標,通過結余留用政策的落實、薪酬改革來實現。
在加強藥品供應保障方面,也有幾點值得大家關注。
1)基藥目錄在2023年內是否還會調整?
《任務》提到了基藥要持續推進優先配備和使用,但問題是大家關心的新版基藥目錄調整只字不提。
2)提出探索完善藥品流通新業態新模式,加快藥品流通行業創新發展。這一提法并不陌生,2022年5月,國務院辦公廳下發《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2年重點工作任務》,就提出探索完善藥品流通新業態新模式。
3)合理進口必要的藥品和醫療器械
進口藥品和醫療器械是常態化的業務,也是滿足臨床需求的重要方式。但這里用了“合理”、“必要”兩個詞,有點耐人尋味。
4)研究完善兩票制有關政策措施
藥品兩票制從2016年在11個醫改試點省試點,2017年全面推行至今,已過去6-7年的時間,行業早已適應兩票制下的各項業務調整和管理方式。
湖南在執行國家集采時對于偏遠地區明確可以暫不實施兩票制,有些行業人士認為這是兩票制解綁的信號。實際上,兩票制政策本來就允許在偏遠地區可以增加一票。
藥品兩票制運行到今天,全國基本上全面執行,但某些地方其實長期以來實施三票制,估計2023年內不會有太大的改動。不過,醫療器械并未像藥品那樣廣泛實施兩票制(僅在陜西、三明聯盟等有限范圍內實施),這一領域年內是否會有相關國家政策出臺,拭目以待。
2023年下半年醫改工作主要包括六個方面20條具體任務。
一是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。推進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置建設,持續提升地市和縣級醫療水平,加強社區和農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,完善促進分級診療的體制機制,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,推動“大病重病在本省就能解決,一般的病在市縣解決,頭疼腦熱在鄉鎮、村里解決”。
二是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。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和規范化管理,深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,加快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,規范民營醫院發展,全面加強醫藥領域綜合監管,形成風清氣正的行業環境。
三是促進多層次醫療保障有序銜接。鞏固健全全民基本醫保,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,深化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改革,最大化發揮各項制度效應,有效減輕群眾看病就醫負擔。
四是推進醫藥領域改革和創新發展。支持藥品研發創新,常態化開展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,加強藥品供應保障和質量監管,確保“供好藥”“用好藥”。
五是健全公共衛生體系。促進醫防協同、醫防融合,推進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,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,從制度完善、人才隊伍建設、評價考核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推動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和能力提升。深入開展健康中國行動和愛國衛生運動,持續提高群眾健康素養。
六是發展壯大醫療衛生隊伍。加強緊缺專業和高層次人才培養,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隊伍建設,實施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,深化基層薪酬、崗位設置等方面的改革,提高基層醫務人員積極性,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,切實把工作重點放在社區和農村。